为认真落实贯彻《奋力推进“十个一流”建设,全面实施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十个一流”建设为重点,扎实做好育人工作,锐意进取谋发展,10月18日下午,我院在11-201会议室组织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副教授及教师代表召开了高质量发展专题工作会议研讨及工作部署。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院长何新闻教授主持。
经研讨,设计学院将在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方教育教学资源,并从一流党建、重点学科培育、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紧抓政治引领、立德树人、担当作为,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全面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计划。
会议上探讨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聚焦党建,创先争优
争创一流党建,2023年我院将进一步完善在现有省级“样板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相关项目的建设基础上,2024年进一步推动省级“标杆院系党总支”和国家级“样板党支部”的建设与申报。力争于2025年新增省级“标杆院系党总支”及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各一个。
二、学科建设,凝练特色
培育一流学科,2023年我院将进一步夯实专业群建设,逐步打造学科特色。2024年,在已有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的基础上,将“设计学”申报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25年积极谋划,推动“设计学”申报省级重点学科相关工作。
三、专业建设,创新赋能
为建设一流专业,我院具体措施如下:一是2023年继续做好现有广东省一流专业(环境设计)及校级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建设工作。二是2024年组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申报广东省一流专业,力争申报成功,同时培育和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申报校级一流专业,为申报广东省一流专业奠定基础。三是2025年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广东省一流专业(环境设计)结题,为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奠定基础。四是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拓展新专业。2023年,组织申报“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舞蹈表演”专业,2024年,组织申报“美术教育”专业,2025年,组织申报“信息交互设计”等相关专业(科技与艺术结合),力争学生人数在2025年达到4000—4500人。五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将现有“智能、整装家居产业学院”建设并结题,同时力争成果申报“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六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力争完成“VR实验室”和“材料实验室”立项及建设。七是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科研项目,力争在人文社科课题取得突破。
四、课程建设,校本融合
打造一流课程,认真贯彻“以生为本、课比天大”高质量发展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追求“课课一流”的长远目标。2023年,一是继续推进《材料工艺与施工管理》、《电子书籍》申报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的相关工作。二是按一流课程建设标准,重点打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版式与构图设计》、《影视美术设计》、《家具结构设计》、《模型制作》等10门课程,分别申报2024年、2025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力争于2025年将《影视美术设计》、《模型制作》课程成功申报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并定期组织学院老师积极打造示范课程,举办讲课大赛和听课活动。
五、师资建设,提质增效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将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是培养晋升教授2-3名,副教授6-8名,博士4-6名,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00%。二是在2023—2025期间,引进教授2-3名,副教授4-5名,博士学位5-6名。三是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四是聘请著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设计总监(设计名师)作为兼职教师,扩大校企合作成果(增加实习、就业岗位等)。五是充分发挥“特聘教授”的作用,推动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高水平教师团队。
六、国际交流,强化育人
实现一流国际交流,教育和引导全院教职工树立“全球化”、“特色化”、“高端化”办学理念。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教育也要因时而变,积极探索同世界顶尖高校合作交流、远程教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整合全球教育资源,紧跟时代前沿、社会需求,积极配合和推动学校本硕直通项目,拟于2024年、2025年将本硕直通人数逐年提升10%-15%,提升育人实效和品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就业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七、社会服务,助推振兴
做好一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23年6月,设计学院成立“乡村文创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吕田竹艺设计大赛”助力从化乡村振兴。2024年、2025年,设计学院将一步联合从化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华南工业设计学院等单位共同推进设计教育赋能乡村,提升乡村文创品质与内涵,以此促进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在2024年认真谋划和组织“湾区未来城市之光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扩大我校及设计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本次专题研讨会为学院分析党团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发展等工作的成效与成绩、问题与短板,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举措来促进学校的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何院长表示,将会通过学院老师的职称、学历、学位的构架来进行设置和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助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团队、学工队伍将继续围绕学院建设发展和学生的特点、切实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和育人效能,为学校的一流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