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 号)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23年11月7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设计学院和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组织发起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者教授和企业代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探讨现代产业学院如何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
广州美术学院李喻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信息与交互设计系曾迪来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吴祝元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杨道陵、广州鼎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奇勋、鹊时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王剑坤等校外嘉宾分享了自己在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华珠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建言献策。设计学院何新闻院长主持本次会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何新闻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阐明了本次研讨会对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
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刘王敏娜老师代表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课程内容、近年来科研和获奖成果以及课程设置等,详细汇报了现阶段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黎玉华老师代表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专业定位目标与培养规格、师资情况以及教师所获荣誉、教学实践及育人成效、专业内五大教学模块以及AI背景下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的展望等,详细汇报了现阶段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企业代表王剑坤分享了其对于视觉传达专业实践与落地的结合、专业与文创的结合思考,提出了课程设置与行业设计公司的串联想法。
企业代表陈奇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时间的分配提出了建议,如加强包装设计课程、动态设计课程的课时分配,适当开设市场营销相关课程,与市场进行关联,同时对课程时间进行调整,使课程更加实用,启蒙学生市场思维。
杨道陵副教授结合视传课程实践环节在乡村振兴领域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可加强与地方政府进行联络性合作,创造具有标志性的设计作品。另外,AI应用与设计思维进行结合,可有效避免设计创造性减弱。
吴祝元副教授建议视传与数媒实践环节课时加大,基础理论应偏重于应用型。专业课加强实用性,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培育创新复合型人才。同时可加大授课方式改革,导入企业项目课程,实现教学与社会实践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服务设计课程内容应具体化,短视频实训应与实体项目进行对接。视传和数媒两个专业可进行跨专业结合,与实际项目融合,与从化当地政府合作,为从化当地乡村振兴、农业产品发展赋能。
曾迪来教授在听取了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情况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农村是个大市场,乡村振兴是个设计作品很好的切入点。华南理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特点是工科与艺术结合,作品具有技术色彩;清华美院设计学院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未来发展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专业,而现今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弊端是缺少技术支持。
李喻军教授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特性体现在视传课程设置上,培养综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师资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要具有潜质,如字体设计,可代入书法和篆刻的内容及训练。现部分课程的课时过短,可将广告创意设计、摄影课程、包装设计课程等相关的课程进行合并,赋予学生综合性教学。此外,专业课植入手工劳作课程,可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术进行动手实践。艺术设计不应被虚拟化,应回归实体,不能过于依赖技术,AI发展是必须的,需要考验从事设计行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专业教育要根据地方特点,查找本地非遗工作室,帮助政府发展非遗,为非遗文化发展传承人。
最后,参会人员进行了自由讨论和交流。何新闻院长代表学院向各位专家提出的专业发展建设的建议表示了感谢,并对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教师的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他表示教学和实践要接地气,技术和艺术如何融合发展是需要厘清服务设计与设计服务的关系,学院课程实践内容可与乡村振兴项目结合,课程结构的完善须与实际需求结合,课程设置须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
在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目标的大背景下,设计学院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发展研讨会是十分及时且有必要的举措,目前学院各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专业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学院将全力支持各专业建设发展,希望能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不断更新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更好更快发展,并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促进设计专业建设和推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