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2025 年 4 月 22 日,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与微星火数字媒体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特邀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研究员罗江林博士,开展 “人工智能与扩展动画创作” 专题讲座。这场汇聚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术活动,以“虚实相生∙智创未来”为精神内核,为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小慧主持,学校副校长张炜教授出席讲座并致辞,学院办公室主任赖超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黎玉华主任,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加。
讲座在新一栋多媒体教室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林书记在开场介绍中,简要回顾了罗江林校长在动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学术与产业地位。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罗校长在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成果斐然,其提出并推动的 “新质动画生产力” 理念,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张炜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罗江林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塑艺术设计教育与创作实践的格局。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科技 + 艺术”的学科交叉融合,此次讲座正是顺应时代趋势,旨在为师生搭建与行业前沿对话的桥梁,助力大家把握“AI + 艺术”融合发展的关键机遇,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拓宽视野,强化能力,在“人工智能+艺术”融合领域找到新的突破点。
讲座中,罗江林校长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产业经验,围绕 “AI 动画设计原则”“AI 设计流程”“扩展动画创作方法”“新质动画人才培养” 四大核心板块,系统解读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动画产业变革。从生成对抗网络、纹理迁移到自然语言处理与AI提示词设计,他结合丰富的案例与前沿研究,深入解析AI如何重塑动画创作的流程与思维方式。
他指出,AI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逻辑。在AI赋能下,动画设计流程从传统的“前中后期”模式,转向实时生成、即时反馈的智能流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指数级提升。讲座还强调了“思想性、民族性、传播性、经济性、艺术性”五大AI动画创作原则的重要性,并提出“AI动画的文化自信表达”是未来国际传播中的关键议题。
关于人才培养,罗校长提出具有颠覆性的“创∙业”教育理念,指出数字经济时代正催生“个体内容创作者”与“分布式生产”的新型产业生态,未来人才需具备 “技术敏感度 + 艺术原创力 + 文化传播力”的复合能力结构。他特别强调:“当 AI 成为标配生产力工具,人类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输出。”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AI相关工具,提升自身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迎接数字文化产业的深度变革。
讲座现场,师生们专注聆听,反响热烈。最后,罗江林校长与现场嘉宾、师生合影留念,为此次讲座画上圆满句号。
在人工智能重塑艺术生产范式的时代浪潮中,此次学术讲座不仅是一次前沿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也为学院专业未来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启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