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孩子们而言,将是生命中最重要,也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深的地方。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爱家居的家长都细心的为孩子精心地布置儿童房,儿童家具理所应当地走入了家长的视野。目前我国16岁以下儿童有3亿多,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儿童家具在家居市场中的比重仅为5%左右,所以儿童家具市场无异于一座尚待开采的金矿。
今天故事主人翁——来自华农珠江学院产品1401班的冼博婷同学,她凭借毕业设计作品——儿童家具设计《三位一体》获得了牛犊秀&华农珠江学院线上毕业展最具转化价值奖。

《三位一体-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 》
产品1401班 冼博婷 指导老师张佳绮
从小因为姓“冼”[xiǎn]的缘故,这位小姐姐从小经常被开玩笑叫洗洁精洗衣机,大学大多喜欢叫她“冼冼”,因为高中学美术,大学选了产品设计,性格慢热,熟人癫狂生人莫近。她是羽毛球狂热爱好者,学校体育馆常客,猫狗忠实拥护者。她喜欢正能量,希望自己也是正能量的人。
毕业设计首的灵感源于冼冼大学时期曾经有一个课程作业做的就是儿童家具。
那时候她有对许多儿童家具及品牌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慢慢的发现儿童家具挺有趣,它的色彩搭配组合各个方面都很有意思,所以最后选择了儿童家具作为主题。
成长性儿童家具的延伸,是源于调研过程中发现到许多传统儿童家都具有一个弊端——使用周期较短,等到孩子长大就派不上用场,针对这种资源浪费,冼冼认为可变性强也是儿童家具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点,这样的家具能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于是她在后期方案设计中应更注重于儿童家具的成长功能性,力求提高儿童家具的使用期限。
根据部位零件图,首先第一个组装的是本次方案的核心家具——童桌,该童桌看起来简单朴素,实则内含乾坤。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重新拼接成摇椅,茶几,挂衣架这三种物件,达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目的,富有成长功能性。设计有眼睛元素卡通和现代简约两种风格。摇椅部分尖角是通过桌面拆分形成的,因弧度切割位无法避免,可以使用防撞角配套使用。
当孩子3岁的时候,可以坐在摇椅上玩乐。
而6至12岁这个阶段的小孩都在上小学,而童桌则可以用于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候。
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桌子已不适用于孩子的需求时,可以再转变成茶几或者是挂衣架。这两款家具不仅仅适用于小孩,同时大人也可以一起使用。
现代简约风格配色1
现代简约风格配色2
做毕业设计之前,设定了主题后,冼冼和她的两个组员,同时也是室友——昭月和惠莹,三人开始做调查问卷。其中陈昭月同学做的是儿童床的设计,黄惠莹是儿童椅的设计,她们主题都是三位一体。
为了解大多数家长对于儿童家具的具体想法,她们先设定的主题,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开始。
后来甚至实地考察,拿着打印好的问卷去小学幼儿园等地方蹲点去做调研。
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不是一路顺利,可以说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她作为一个文科生,在设计家具过程中,对于结构上面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例如在家具变形的过程中,要如何做到能够方便拆卸家具,但同时又能不破坏到到家具自身表面,这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家具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呢,榫卯还是五金,每种结构有怎样的利与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设计不仅仅是把想法表现出来那么简单,还需要通过结合到实际上面去考虑每个问题。
小组一起整理问卷得出结论后,她们就决定组织去考察,看看别人的家具是怎么做的,采用什么结构等等。
最后她们去到TIT创意园和永华家具,里面有很多家具结构的模型,主要是参考一些榫卯的结构。
整个毕业设计光是调研就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时间,加上后来是选题到实际动手设计,她也说不清到底总共花了多长时间。但可以肯定,她最后交出的作品是她学生时代末班车的一个漂亮答卷。
凭借毕设参加了学校优秀答辩。
同时获得了牛犊秀&华农珠江学院线上毕业展最具转化价值奖。
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真正地走了一个设计的流程,做起来的时候会发现设计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仅仅只是画个草图建模做出来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从细节上体现设计者的想法。在设计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了解市场,做到与消费者感同身受,方可做出好的设计。毕业设计让我们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往后的日子里会多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冼冼
大学生设计总是不乏用心的好创意,很幸运我们挖掘到这块会发光的宝,并有机会能把这个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创意作品实现真正的转化,让它真正成为可以送给孩子的最棒陪伴礼物。
(设计学院)